附件6:
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科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
广东省普通高中生物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是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考核报考文科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考生生物学科学习情况的水平测试。
Ⅱ. 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中学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科学探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Ⅲ. 考试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生物学问题。
Ⅳ.考试范围、考试内容与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公布的《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广东省普通高中生物科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的内容。
具体内容以“生物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简单情境中识别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在简单情境中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
生物知识内容表
知识内容
| 要求
|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
|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 Ⅱ Ⅱ Ⅰ |
1—2 细胞的结构
|
|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 Ⅰ Ⅱ Ⅱ Ⅱ Ⅱ |
1—3 细胞的代谢
|
|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
1—4 细胞的增殖
|
|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 Ⅰ Ⅰ Ⅱ |
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
|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 Ⅱ Ⅱ Ⅱ Ⅱ |
2—1 遗传的细胞基础
|
|
(1)细胞的减数分裂 (2)配子的形成过程 (3)受精过程 | Ⅱ Ⅱ Ⅱ |
2—2 遗传的分子基础
|
|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基因的概念 (4)DNA分子的复制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 Ⅱ Ⅱ Ⅱ Ⅱ Ⅱ |
2—3 遗传的基本规律
|
|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4)伴性遗传 | Ⅱ Ⅱ Ⅱ Ⅱ |
2—4 生物的变异
|
|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 Ⅱ Ⅱ Ⅰ Ⅱ Ⅰ |
2—5 人类遗传病
|
|
(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 Ⅰ Ⅰ Ⅰ |
2—6 生物的进化
|
|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Ⅱ Ⅱ |
3—1 植物的激素调节
|
|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其他植物激素 (3)植物激素的应用 | Ⅱ Ⅰ Ⅱ |
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人脑的高级功能 (4)动物激素的调节 (5)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 Ⅱ Ⅱ Ⅰ Ⅱ Ⅱ |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
(1)稳态的生理意义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 Ⅱ Ⅱ Ⅱ Ⅱ Ⅰ |
3—4 种群和群落
|
|
(1)种群的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 (3)群落的结构特征 (4)群落的演替
| Ⅰ Ⅱ Ⅰ Ⅰ |
3—5 生态系统
|
|
(1)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Ⅰ Ⅱ Ⅱ Ⅱ |
3—6 生态环境的保护
|
|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 Ⅰ Ⅰ Ⅰ |
实 验
| 要求
|
4—1 分子与细胞
|
|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 实验与探究能力 |
4—2 遗传与进化
|
|
(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 实验与探究能力 |
4—3 稳态与环境
|
|
(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2)模拟尿糖的检测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4)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5)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 实验与探究能力 |
Ⅴ. 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Ⅵ. 试卷结构
一、试卷题型结构
全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60题。其中:
单项选择题Ⅰ30题,每题1分,共30分
单项选择题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全选对给3分,少选且正确给1分,错选给0分。
(单项选择题Ⅰ、单项选择题Ⅱ按照不同的能力要求进行区分)
二、试卷内容比例
知识内容约占85%,实验约占15%。
Ⅶ. 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
1.细菌、支原体、动物肝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等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A.内质网 B.核糖体 C.细胞核 D.线粒体
答案:B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A.NH-CO B.-NH-CO- C.-NH2-COOH- D.NH2-COOH
答案:B
3.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很多。下列选项中,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小的是
A.叶绿体色素的含量 B.五碳化合物的含量
C.二氧化碳的含量 D.氮气的含量
4.对右图减数分裂过程某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
B.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结束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D.姐妹染色单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答案:B
5.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碳酸钙防止滤液挥发
B.用NaCl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C.加入二氧化硅(石英砂)有利于充分研磨
D.用无水酒精或丙酮分离滤液中的色素
答案:C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
A.具有双层膜 B.呈绿色带状 C.内部有许多基粒 D.呈绿色椭球形
答案:D
7.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3/4 B.1/
答案:B
8.人类遗传病种类较多,发病率高。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 B.苯丙酮尿症
C.猫叫综合症 D.多指症
答案:C
9.水华是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从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于
A.不规则波动 B.不均匀分布 C.短期内暴长 D.季节性消长
答案:C
10.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 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答案:B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答案:C
12.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红细胞有的是正常的圆饼状,有的是弯曲的镰刀型。出现镰刀型红细胞的直接原因是
A.环境影响 B.细胞分化 C.细胞凋亡 D.蛋白质差异
答案:D
13.下列最有可能反映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图谱是(注:□○表示正常男女,■●表示患病男女)
A.
|
C.
|
B.
|
D.
|
答案:B
14.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
① 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 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 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
④ 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其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答案:C
15.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A.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B.模拟尿糖的检测
C.低温或化学物质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D.土壤中大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答案:C
16.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① 胰岛A 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 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17.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A.候鸟南飞 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
C.花香引蝶 D.警犬嗅寻毒品
答案:A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未选、错选不得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
18.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用咸鱼过多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B.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
C.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D.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
答案:ABD
19.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A.F1代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
B.F2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代的父方
C.F2代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F2代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
答案:AC
20.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A.小腿抽搐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尿毒症 D.组织水肿
答案:ACD
21.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医药.农药等领域。下列叙述中,符合这种情况的是
A.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
B.基于细胞呼吸的原理,采用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
C.在细胞膜的功能研究基础上,开发人工“肾”治疗尿毒症
D.根据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答案:ACD